回归上游产业 物联网呼唤理性
时间:2009-12-4   作者:

来源:RFID射频快报   2009-9-29 9:07:34 作者:中国经济时报

       物联网被认为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浪潮。当前,在国际上炙手可热的智能电网也是物联网概念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8月,温家宝总理在无锡视察传感网产业时,明确表示要早一点谋划未来,早一点攻破核心技术,加快制订符合我国发展需求的传感网技术标准,力争主导制定传感网国际标准。9月,传感网国家标准工作组成立,并已经形成了多份标准草案。

  在A股市场,物联网概念相关的股票最高被炒到了700余倍市盈率。然而,在经历了一轮疯涨后,上周急速降温。

  物联网是下一个泡沫

  物联网之所以能引起多方关注,专家认为绝不是偶然。一是中国正试图借这一产业改变现有互联网及通信领域受制于人的格局;二是这一概念有望创造一个庞大的网络及行业应用市场,推动经济发展。

  有些专家则认为,虽然物联网未来会有巨大的市场,但目前从资本市场上推动,不免有点拔苗助长,反而会影响到相关企业的正常融资,延缓发展速度。

  泡沫谈不上,但物联网概念相关个股在短期内应该会有较大波动,还应该以观望为主。银河证券通信行业分析师许耀文表示。

  921,被当作物联网概念炒作的海虹控股(000503)发布公告,澄清与物联网概念的关系。并称,虽然较长时期以来均以高科技、互联网作为公司的主要投资领域,但对于物联网及相关业务,公司及公司所有控股子公司和参股公司目前并未涉及,也没有任何相关投资计划。厦门信达(000701)等多家物联网概念企业也发布类似公告。

  作为物联网概念的热门企业,海虹控股6天拉了4个涨停。在澄清公告发出后,该股复牌跌停,但在中午收盘前5分钟,被一笔147万手巨单将卖单全部吃掉,瞬间打开跌停,而这笔买单价值15亿元,疯狂程度可见一斑。

  信达证券通信行业分析师边铁成告诉本报记者:长期来看,由于物联网板块之前跌幅较大,创业板启动后,又有大批科技概念的企业上市。所以,该板块有一定的补涨需求。但短期来看,是在炒作概念。

  上周物联网概念开始降温,周五收盘时,物联网指数累计跌幅707%,跑输上证综指同期走势675%,18只股票中有15只下挫,且8只股票累计下跌幅度超过10%。

  上游产业是物联网发展的关键

  物联网虽然现在还处于概念阶段,但它已经构成了一个产业链,而我们现在最大的问题在于把焦点更多放在了下游,而不是上游。”BDA分析师单超告诉本报记者,上游企业由于技术标准、成本以及规模等方面的问题,还处于起步阶段。

  物联网的核心技术在于RFID(射频识别),国内相关产业目前的状况是缺乏核心技术,不具备规模效应。通信专家、飞象网CEO项立刚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其实RFID是个简单的技术,但最重要的是标准问题。项立刚表示。美国先知先觉,在此领域占有的专利数已经超过全世界的50%,欧洲、日本等国家也相对成熟。中国由于起步较晚,到2005年,专利数仅为美国的65%。

  项立刚称:缺乏核心技术的后果就是必须得高价引进技术或产品,这就会进一步拉高成本。中国正站在一个交叉口,是做一个跟随者,还是去做一个标准制定者。

  物联网发展的另一个瓶颈是规模。物流网跟3G相似,关键在于数据处理和整合。一台终端没有任何意义,大面积地覆盖既可以降低成本,又具有海量信息供分析和筛选,从而得到有价值的信息。项立刚表示。

  有专家表示,影响规模化的因素有很多,比如上游企业过少,缺乏技术优势,中下游企业应用开发程度不够以及消费者接受度等。这一切都导致覆盖成本相对较高,很容易形成一个死循环,无规模化导致成本高,成本高又加大规模化难度。

  3G要在两到三年后才能迎来爆发期,可想而知,物联网还需要走多少路。项立刚在回答物联网的未来时表示,目前我们需要做的是上游产业建设,设想下游应用的意义不大。

  运营商助推物联网

  在刚结束的2009国际通信展上,3G毫无争议是主角,但三大运营商又不约而同地推出物联网的概念。手机钱包、公交视频、家庭安防以及污水检测等都成了运营商展示其差异化的利器。

  项立刚称:物联网在本届展会上属于前瞻性技术,之所以引人注目,是因为运营商把它当作未来的重要赢利点。

  8月,中国移动总裁王建宙把物联网作为中国移动未来发展重点,并邀请台湾相关企业与中国移动在二维码、传感器方面加强合作。9月,他又在中国通信业发展高层论坛再次阐述物联网的价值。

  电信运营商在整个物联网产业链中处于中下游。边铁成表示:中国移动此举只是为了提高其部分业务收益,不应该成为股价上涨的主要原因。但运营商态度会对物联网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